苏州园林档案馆征集实践

时间:  2019-01-09 16:13   苏州园林档案馆    包兰 点击:
苏州园林档案馆征集实践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这座园林城市还拥有全国唯一的园林档案专业机构——苏州园林档案馆,该馆是苏州园林风景和城市绿化档案的集中保管地。

专业档案馆是我们国家为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收藏以本系统、本专业档案为主,专业性、技术性和特色性较为突出。

专业分类 彰显特色

2000年,苏州园林档案馆成立之初的档案全部接收自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机关综合档案室的科技档案以及园林系统内转制、撤销单位(苏州花木盆景公司、苏州绿化发展公司、苏州园林花卉市场、园林苗场、虎丘苗场、苏州园林旅游服务公司、苏州园林科研所等)的文书档案。2003年,苏州园林档案馆制定了《苏州园林档案馆档案分类方案》,将馆藏档案分为综合类、园史类、园林建筑艺术类、绿化建设类、科研教育类、园林出版物、展览活动类、园林基本建设类8个类别进行整理归档入库。其中,特殊载体档案包括底图、照片、底片、声像、光盘、航摄大图、幻灯片和实物。

无论是国家综合档案馆还是地方专业档案馆,馆藏是一个档案馆立身的根本和基础。苏州园林档案馆虽然富有特色,但由于建馆时间短,规模较小,相对来说“家底”略薄,不够丰厚,也缺乏镇馆之宝。如果满足现状,仅仅守着已有的数千卷档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档案馆来说,能够体现本专业、本行业的科技档案和文化档案尤为重要。围绕专业中心,延伸档案的深度和拓宽档案的广度,收集更多的园林史料、旧影、文献和凭证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思维 广泛征集

征集流散在社会、民间甚至海外有价值的园林历史、文化、科技档案和相关文献资料是园林档案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丰富、优化馆藏必不可少的补充手段。一份档案,从发现征集线索到安全进馆,其征集过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不仅需要有利时机,更有赖于平时的观察积累以及对各类信息的高度敏感和捕捉。

苏州园林档案馆加大征集力度,拓展收集渠道。主动与古建专家、园林学者、园主后人、收藏玩家等广泛联系、紧密合作,除采用购买、捐赠、交换等传统手段,还通过举办展览、调剂藏品、参与竞拍、网上交流等新方法、新渠道,注重多主题、多品种、多材质档案资料的收集,极大地丰富了档案馆藏。尤其是名园名人档案、园林门票档案、古籍旧刊影照、园主手稿信札等的征集,收获颇丰。

1.名园名人档案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清末为邮传大臣、“中国商父”、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盛宣怀的私家花园。从其父盛康买下留园到盛宣怀修葺打理再到最后永别留园停椁于盛家祠堂的近百年,正是清末政府衰微、民国时局动荡、洋务运动兴起、新旧时代交替的一段历史,期间发生的种种散见于史书、府志、家谱、旧刊、电报、日记等,而这些无疑是研究名园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苏州园林档案馆与盛氏后人保持密切联系,得到了许多信息和线索,也取得其信任和理解。通过多年以诚待人和与其孙辈及曾孙辈20余后人交友交心、建立感情,并通过座谈、走访、书信、电话等交流沟通,征得盛宣怀手书信札、守制名剌、公文书柜、盛氏家谱、盛档丛书、愚斋藏书、人物画像等;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复制编研《盛档与留园》。2016年,通过策划编辑,支持盛宣怀曾孙、苏州科技大学盛承懋教授出版《盛氏家族·苏州·留园》,向其家族、世交及姻亲的海内外后裔征集到多幅珍贵的民国老照片和家族名人邵洵美手稿,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名园和名人的第一手档案资料,为在盛家祠堂设立留园历史文化展打下基础。

2.园林门票档案

苏州园林门票档案是园林档案馆的又一特色档案。门票是入园参观的凭证。苏州园林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开放至今,使用过上千种门票。苏州园林档案馆自2000年成立后开始收集园林门票,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早期门票和特色票证、各类游园券、纪念券、“文革”券、优惠券等基本空缺,即使现代使用的各园门票也缺失较多,不成系统。如能将苏州园林开放60多年间各个年代的园林门票收罗齐全,无疑可以编就一部苏州园林别史。半个多世纪以来,苏州园林门票从最初的售价3分、5分到现在的淡旺季价格数十元到上百元,见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这些鲜活的档案窥斑见豹,真实而生动地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确立目标后,苏州园林档案馆转变思路、大胆创新,跳出档案界、园林界,面向全社会发布征集公告,长期、广泛征集苏州园林(包含苏州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和绿化建设有价值的文字资料、照片、声像、实物等档案资料,以进一步丰富档案馆藏,弘扬园林文化。

事实证明,效果明显。一方面,广而告之,让社会各界都知晓了中国苏州有个园林档案馆,起到宣传效应。另一方面,广泛交友、吸引同好,提高关注度,得到民众积极响应。征集公告在《新民晚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等媒体发布后收到热心人士的电话、信件,即陆续收到符合要求和具有多重价值的档案物品,填补了不同时段的馆藏空白。此外,上门拜访业界知名藏家,除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还远赴天津,专程拜访门票收藏大家孟昭怀先生。孟老先生将毕生收藏大方示人,为苏州园林档案馆补充了70年代初期特展门票和旅行社专用门票,收获颇丰。与收藏协会、门票协会沟通交流,参加券友聚会,举办专题座谈,参与网上竞拍、旧货市场淘宝、民间藏宝调剂、委托定向收购等,都是园林档案馆的创新实践,并都收到了实效。

3.古今中外文献

苏州园林档案馆除了征集园林历史、科技、文化档案,还收集与园林规划、建设、修复、监测、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出版书籍和内部刊物,这些虽然不是档案,却是档案之外的必要补充,也是档案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收购古籍旧书、海外图书、抄本印稿也是苏州园林档案馆每年的征集工作。近几年来,通过书商、网店、书城、书店淘购,觅得一批珍版、绝版好书。如影印明刊本《输廖馆集》、宣统版《中国地理》、早期英文版《中国园林》《中国名胜》《园庭画萃》、珍印稿本《鹤庐印存》、民国初年版《履园丛话》《虎丘百咏》《寒山留绪》《木渎小志》《灵岩手册》《古吴胜迹》《苏州指南》《石湖居士集》《四欧宝笈》、商务印书馆珂罗版《文徵明图咏拙政园册》、民国《庭园学》油印教科书等。中文版书籍除了大陆简体字版,还通过台湾友人征集到宝岛台湾出版的3期《汉声》繁体字版杂志。《汉声》杂志享誉全球文化界,被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杂志评为“最佳行家出版物”。30多年前台湾和大陆尚未实现“三通”,1981年出版的《汉声》杂志以游园的方式介绍了苏州网师园、留园及“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之美”。两岸对苏州园林的研究成果都已纳入苏州园林档案馆藏。

国外对中国园林特别是苏州园林的研究其实从清末就开始,园林档案馆近年来的征集范围亦向海外辐射,与民间藏书家和书商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他们提供的线索,从国外购买园林专著。陆续征购到多语种、多版本园林图书资料,包括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语、韩语、瑞典语、西班牙语等各语种书籍,出版年份从20世纪20年代到2015年,囊括了近一个世纪西方国家关于中国园林的著述。其中,1938年纽约出版的《Chinese Garden》有苏州园林及中国其他园林名胜大幅图片近50幅,当时西方摄影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使这些园林早期影像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人们研究园林原貌难得的图像资料,尤其珍贵。苏州园林档案馆已经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外园林专业书籍库。

园林旧影、名胜说明书、导游手册、中外明信片、城市地图、名人印谱、碑刻拓片等都作为征集的重要内容,经过数年收罗累积,充实了虽小但有内涵的专业档案库房。如怡园主人顾文彬手书跋、顾公硕手书稿和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三老罕见合影、汪星伯手稿、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考察苏州古典园林摄影、名胜古迹老照片、嘉庆年乌金旧拓本《寒碧庄记》、世界文化遗产树叶画、园林模型等,补缺增色,大大提高了园林档案馆的藏品层次和历史价值。

制定标准 规范移交

苏州园林档案馆与上级主管单位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联合下发《苏州园林专业档案移交接收办法》,规定了园林系统内部单位移交园林专业档案的范围、时间和方法。规范本系统、本专业档案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园林系统重大活动,提早介入,及时收集IFLA大会、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苏派盆景双年展、园林重大维修、景区开发扩建、园艺博览会、盆景插花国际大赛、百年石路、园林雅集等活动的档案资料。开展园林口述档案采集,重点加强对动态影像档案的制作、收集工作,跟踪拍摄活动现场。同时,由专人负责收集主流媒体关于苏州园林、绿化、档案的信息报道和视频资料,从而更直接、更广泛地获取档案信息和征集线索。

展望未来,苏州园林档案馆将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秉承传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塑造园林档案品牌形象、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筑建中国园林的记忆宝库,做强做优“全国唯一”的品牌,向世界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园林信息、知识、技艺,使园林档案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游客不能评论,点击 [登录]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